八八水災發生近一個月,從一開始總統責怪氣象局預報不準,氣象局成為千夫所指、代罪羔羊,到後來監察院究責介入調查以及不排除彈劾......真是荒謬到了極點。
首先,氣象預報本來就無法百分之百正確。原因可歸結為幾點:
大氣物理過程方程式是非線性系統,也就是說這些方程式的變數是以「次方」或是「相乘除」相互影響。舉例來說:A = B * C , B = A * D / C 等;當然大氣物理過程遠比舉例複雜許多,加上眾多方程式,計算到最後縱使A在最初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誤差,所得到的結果可能差了十萬八千里,這就是所謂的「混沌效應(chaos)」,又被稱為「蝴蝶效應」。
再者,大氣系統是一個三維空間尺度的變化,包含各尺度的現象,大尺度的長波、中尺度的颱風、小尺度的熱對流、微觀系統的雲層變化,在觀測天氣時無法將所有因素納入,便會將較不重要的部分省略,如此簡化方程式的會使得參數結果和實際情形有所出入。而觀測站的設置僅限於「點」,如此對於三維空間的大氣無法有效掌握,也是預報有所落差之因。
氣象預報並不是今年投入多少經費,隔年就會有效果。許多數據和模組是建立在經驗及時間上,更何況台灣地形落差大,更添加預報的難度,而其中雨量的預測更是有其限制。相對於世界他國,此次氣象局對於莫拉克颱風的行徑及雨量推估已經算是非常準確的,預測時總不能空口說白話,多預測一些。若能「一開始」就精準預測,又何必之後再來上修?
雨量預測只有三成準確率,八百毫米也是達到土石流警戒的標準,我實在看不出來氣象局有何被彈劾的必要。若是因氣象預報不準就要究責,遭受彈劾,此例一開,那台灣也算是另類的引領全球!
星期一, 9月 07, 2009
星期一, 2月 23, 2009
立場角度
●聯合國給全世界的小朋友出了一道題:
『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﹐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?』
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「糧食」
歐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「短缺」
亞洲(台灣)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「自己的看法」
拉丁美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「請」
美國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
「其他國家」
●我們一直都在共犯結構裡。
●Believe、If I were you......、what for、for what
●大學時代有一門必修科目,當時學些什麼幾乎都快忘光了,不過仍然記得教授講過,不論人們說什麼話一定會有他的立場和角度,沒有所謂絕對客觀。「我『主觀』地說我很客觀」是他當下舉的例子。我這個人矛盾、批判性強、充滿了主觀的想法和觀念、好惡分明;講難聽一點是「靠背」。或許這樣會讓有些人對我產生負面評價、覺得我太偏激,但我可以理解為何會有這些反應,因為立場角度不一樣,對於事情來龍去脈不清楚;我當然曉得人與人相處的學問我還有很多要學習與接受,可是我真他媽的討厭為social而social,更遑論要我改變些什麼。是我搞不清楚?還是別人?
『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﹐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?』
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「糧食」
歐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「短缺」
亞洲(台灣)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「自己的看法」
拉丁美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「請」
美國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
「其他國家」
●我們一直都在共犯結構裡。
●Believe、If I were you......、what for、for what
●大學時代有一門必修科目,當時學些什麼幾乎都快忘光了,不過仍然記得教授講過,不論人們說什麼話一定會有他的立場和角度,沒有所謂絕對客觀。「我『主觀』地說我很客觀」是他當下舉的例子。我這個人矛盾、批判性強、充滿了主觀的想法和觀念、好惡分明;講難聽一點是「靠背」。或許這樣會讓有些人對我產生負面評價、覺得我太偏激,但我可以理解為何會有這些反應,因為立場角度不一樣,對於事情來龍去脈不清楚;我當然曉得人與人相處的學問我還有很多要學習與接受,可是我真他媽的討厭為social而social,更遑論要我改變些什麼。是我搞不清楚?還是別人?
星期六, 1月 10, 2009
從地心竄出
這回不是討論電影。是之前高中時代唸書時的疑惑,當時在地理課本第一課中有「對蹠點」(antipodes)此一名詞,那時老師並沒有多做解釋,而我也不求甚解,直到後來才瞭解其意義與特徵。原來對蹠點指的是球體直徑兩端的點,也就是從地球上某點出發,往地心前進直到到達地球另一端,如此便是當初出發點的對蹠點。
尋找對蹠點相當容易,經度相差180度,緯度南北互調;也可以在家中拿兩張同比例尺的世界地圖,將一張旋轉180度,這樣便可對照找出世界各地的對蹠點。若要把世界各地的對蹠點給予意義與特徵,那便是晝夜顛倒、四季相反。
那如果從台灣土地一直挖,貫穿地心,另一面是哪邊呢?應該不少人都聽過,台灣北部挖洞會到阿根廷,中南部則會到巴拉圭;巧的是會對應到巴拉圭的 Formosa省。因為地球上海洋面積太廣,所以陸地的對蹠點大多是海洋,很少會有城市對應到城市的情況。
想看看你腳下的另一端嗎?google earth可以很快達成這個任務。
尋找對蹠點相當容易,經度相差180度,緯度南北互調;也可以在家中拿兩張同比例尺的世界地圖,將一張旋轉180度,這樣便可對照找出世界各地的對蹠點。若要把世界各地的對蹠點給予意義與特徵,那便是晝夜顛倒、四季相反。
那如果從台灣土地一直挖,貫穿地心,另一面是哪邊呢?應該不少人都聽過,台灣北部挖洞會到阿根廷,中南部則會到巴拉圭;巧的是會對應到巴拉圭的 Formosa省。因為地球上海洋面積太廣,所以陸地的對蹠點大多是海洋,很少會有城市對應到城市的情況。
想看看你腳下的另一端嗎?google earth可以很快達成這個任務。

星期五, 12月 12, 2008
訂閱:
文章 (Atom)